从AI到工业机器人应用,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

2018-12-04

大数据、算法、算力等专业领域的进一步成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新的时代前沿科技引领者。   面对全球多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布局,人工智能在我国也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社会资本纷纷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中来,促使国内科技高速发展,也吸引力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快速回流,为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带来了

  大数据、算法、算力等专业领域的进一步成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新的时代前沿科技引领者。

 

  面对全球多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布局,人工智能在我国也上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社会资本纷纷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中来,促使国内科技高速发展,也吸引力海外人工智能人才快速回流,为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带来了突破。  

 

  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政策发展策略比较

 

  清华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从2012年开始迅速增长,截至2018年6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达到1011家,位列世界第二,但与美国的差距还非常明显(2028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

  

 

  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的8.9%,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我国杰出的人工智能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企业人才投入量相对较少,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集中在美国,中国仅有华为一家企业进入全球前20。

  

 

  根据IFR 2018年6月最新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500亿美元。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销量达38万台,同比增长29%。中国自2013年以后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8万台。

  

 

  机器人产业作为人工智能垂直领域的重要部分,因为“机器人”这一概念的长期普及,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机器人作为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关键领域,要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专业人才支撑,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审议通过,也进一步表明提升广大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已是时代之需。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白皮书》指出,工业机器人迅猛增长与消失的人口红利和快速下降的成本分不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整体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出生率下降,用人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中国制造赖以为生的“人口红利”正在快速消失。而在2017年,一台性能相仿的焊接机器人的部署成本已经下降到7万元以内,而两名工人一年的成本则上涨到15万元左右,从五年前的两年多回收成本,变成了半年回收成本。加之很多制造业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工成本,而是在所谓“用工荒”的倒逼下,被迫开始踏上了机器人代人之路。

 

  那么,是否“机器换人”意味着就真的不需要人了呢?

 

  现代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者约翰·麦卡锡认为,机器不一定需要像人一样思考才能获得智能,而重点是机器能够解决人脑所能解决的问题。机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人的赋予。简而言之,当前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给机器人赋能的人,是能够二次开发和应用机器人的人。

关键词:

Baidu
map